走進江北
購買常識更多>>
·一招識別假冒有機肥!(次)
警惕"配方肥"變成"配售肥"
網站來源:江北化肥廠 發表時間:2009-12-17 16:14:03 點擊次數:(次)
近日下鄉采訪時了解到,有些地區的農資經銷商打著銷售“測土配方肥”的幌子,暗地里干的卻是搭配售肥的勾當,借機向農民搭售一些質次價高的“小雜肥”,許多缺乏農資常識的農民紛紛上當。
在遼南農村采訪時了解到,有的化肥經銷商以降低某些大宗品牌化肥銷售價格為手段招攬前來購肥的農民,趁機搭售質次價高的肥料,并從中牟取暴利。更為嚴重的是,有的化肥經銷商在不具備測土手段的情況,以“測土配方施肥”的名義售肥,通過降低農民常用的優質尿素、二銨等大宗肥料價格,向購肥的農民搭售一些假質次價高的肥料。如尿素每袋售價應在75元以上,而他們則以48至70元不等的價格賣給農民,但條件是要求買肥農民必須在此購買一些“小雜肥”。
據了解,降價促銷的貓膩就在這些“小雜肥”身上。從表面上看,購肥的農民是得到了實惠,但仔細算來,吃虧的還是農民。雖然農民們購買大宗品牌化肥省了一定的費用,但質次價高的“小雜肥”卻使農民多掏了腰包。因為這些雜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比優質化肥的含量低20%~30%,又由于化肥經銷商不具備測土條件,所以促銷的肥料配比不科學,很難適合農作物的生長,等于農民花錢買了根本不能用的肥。
這種變“配方肥”為“搭配肥”的現象無形中增加了農民耕作成本,是一種隱形的坑農害農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不法商販打的是“配方施肥”的幌子,賣的卻是劣質肥,這將極大地損害全國性的測土配方行動在農民心目中的影響力,阻礙真正配方肥的推廣和使用。因此,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監管部門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管理,嚴厲打擊“搭配售肥”等摻雜使假的不法行為,保護農民的利益,為測土配方這一利國利農的行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在遼南農村采訪時了解到,有的化肥經銷商以降低某些大宗品牌化肥銷售價格為手段招攬前來購肥的農民,趁機搭售質次價高的肥料,并從中牟取暴利。更為嚴重的是,有的化肥經銷商在不具備測土手段的情況,以“測土配方施肥”的名義售肥,通過降低農民常用的優質尿素、二銨等大宗肥料價格,向購肥的農民搭售一些假質次價高的肥料。如尿素每袋售價應在75元以上,而他們則以48至70元不等的價格賣給農民,但條件是要求買肥農民必須在此購買一些“小雜肥”。
據了解,降價促銷的貓膩就在這些“小雜肥”身上。從表面上看,購肥的農民是得到了實惠,但仔細算來,吃虧的還是農民。雖然農民們購買大宗品牌化肥省了一定的費用,但質次價高的“小雜肥”卻使農民多掏了腰包。因為這些雜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比優質化肥的含量低20%~30%,又由于化肥經銷商不具備測土條件,所以促銷的肥料配比不科學,很難適合農作物的生長,等于農民花錢買了根本不能用的肥。
這種變“配方肥”為“搭配肥”的現象無形中增加了農民耕作成本,是一種隱形的坑農害農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不法商販打的是“配方施肥”的幌子,賣的卻是劣質肥,這將極大地損害全國性的測土配方行動在農民心目中的影響力,阻礙真正配方肥的推廣和使用。因此,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監管部門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管理,嚴厲打擊“搭配售肥”等摻雜使假的不法行為,保護農民的利益,為測土配方這一利國利農的行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