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jl9nr"></address>

<form id="jl9nr"></form>

      <form id="jl9nr"><form id="jl9nr"><nobr id="jl9nr"></nobr></form></form>
      <address id="jl9nr"></address>

        <form id="jl9nr"></form>

        <sub id="jl9nr"><nobr id="jl9nr"><th id="jl9nr"></th></nobr></sub>

        歡迎光臨本站,您是本站第歡迎訪問江北化肥位訪問者!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023-67483060(公司總部)

        023-40717777(氯堿營銷)
        023-67146808(寶禾復肥)
        傳真:023-67483060(公司總部)
        023-40717888(氯堿營銷)
        023-67146808(寶禾復肥)

        郵編:401120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雙龍大道79號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購買常識
        今年小麥播畝播種量是多少,怎么確定,播種
        網站來源:江北化肥 發表時間:2020-9-17 9:36:37 點擊次數:(次)
            

        秋收到了,小麥播種也提上了日程,對于要小麥種植,小麥播種量多少最合適,怎么樣能高產呢?今天我們詳細的來說說小麥播種行距間隔多少有助于高產,小麥播種量的問題,助于農民們在來年有個豐收年!

        小麥播種行距間隔多少有助于高產?

        現在小麥播種一般都采取播種機播種,機播背直行勻、下種均勻、播種深淺一致、利于麥苗齊、全、壯。

        最好是推廣15-16公分等行距種植,可以增加地面覆蓋、減少地面蒸發,具有省水增產的功效。

        為了方便麥田的管理,每播幅之間留20公分寬行,播深3-4公分為宜,可讓小麥安全地過冬,實行塇土保墑,播種不隨要時鎮壓,等播后1-2天地表有0.5-1公斤干土層再鎮壓,利于保墑。

        小麥播種量多少最合適?

        不少農民用戶為了防止小麥出苗不齊,總是增大播種量,有些農戶甚至增量一倍,最終導致苗后倒伏,影響產量。

        植保專家建議大家,一定要控制好播種量,播種量過大,單位面積苗多,個體相互競爭大,導致苗弱,很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從而減產。

        一般地,在適期播種情況下,分蘗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5萬~18萬;分蘗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15萬。在此范圍內,高產田宜少,中產田宜多。

        晚于適宜播種期播種,每晚播2天,每畝增加基本苗1萬~2萬。旱作麥田每畝基本苗12萬~16萬,晚茬麥田每畝基本苗20萬~30萬。在適宜播期內,一般地塊半冬性品種每畝播量79公斤,弱春性品種每畝播量911公斤。如果播期推遲,就要適當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0.25--0.5公斤。播種時要使用播種機播種,要求播量精確,下種均勻,深淺一致,保證播種質量。

        肥料產業自助互聯平臺

        為肥料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怎樣確定小麥的播種量?

        適期范圍內早播的小麥采用精量播種,每畝基本苗控制在6萬~12萬;適期范圍內遲播的采用半精量播種,每畝基本苗控制在12萬~18萬。

        遲于播種適期的田塊,要適當增加播種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萬基本苗,最多不超過預期穗數的80%。

        根據預定基本苗、種子發芽率、田間出苗率和千粒重等因素,確定播種量。一般來講,在適期播種、墑情適宜、種子發芽率正常的情況下,可根據斤種萬苗原則確定播種量。

        從效益最佳、方案最優、風險最小的經濟栽培角度出發,在適期播種范圍內,以半精量播種、每畝基本苗16萬左右最容易獲得大面積高產,即每畝用種量8公斤左右。濰坊地區105—10日播種,每畝用種量8公斤左右比較合適,1015日播種每畝用種量10公斤左右比較合適。
        小麥品種那么多,如果選擇高產穩產的小麥品種?

        根據小麥高產、穩產必備性狀選擇

        1. 抗寒性

        小麥品種有春性、半冬性和冬性三個不同類型,小麥品種要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也并非越抗寒越好,只要保證在當地秋播能安全越冬即可。

        2. 抗病性

        危害小麥生產的主要有三銹和白粉病、全蝕病等,所以在購買種子時,應認真閱讀品種抗病性的介紹。

        3. 早熟性

        早熟或熟期適當是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條件,早熟品種能夠避免或減輕某些自然災害,如:灌漿成熟期間能夠躲過干熱風和高溫病害。

        4. 抗倒性

        俗話說麥倒一把草,只有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才能夠進一步提高產量,實現豐產穩產。一般在大田生產中株高為70--85厘米較為理想,品種的抗倒性也分為高抗、中抗、較抗等幾個類型,應根據自己的地力水平進行選擇。

        小麥播種注意事項:

        1、    精細整地

        整地播種應達到深、細、透、平、實、足

        :即深耕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層。

        :即適時耙地,耙碎明暗坷垃。

        :即耕地前粗平,耕后復平。

        :即上松下實,不漏耕漏耙,無加空暗壟。

        :即底墑充足,粘壤耕層土壤含水量應在20%以上、壤土18%以上、沙土16%以上,約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確保一播全苗。

        2、    適量播種

        品種差異

        對于分蘗力強的品種播量適當減少,分蘗力較弱的品種播量適當增加。

        播種時期

        早播播量減少,晚播播量增加。

        地力水平

        地力水平上等,高肥力田塊,分蘗多,成穗率高,播量要適當減少,低肥力田塊適當增加,但不能過大,以免基本苗過大,而造成弱苗。

        適宜播量

        適播期內旱地每畝適宜播量為7.5-10公斤,水地每畝適宜播量為:條播12.5-15公斤,撒播15-17.5公斤。適播期外提前或推后1天,每畝減少或增加播量0.5公斤。

        3、    適度深耕

        嚴格掌握播種深度3-4cm。播種過淺,種子在萌發出苗過程中會因土壤失墑而落干,出現缺苗斷壟問題,同時播種過淺分蘗節離地面過近,抗凍能力弱,不利于安全越冬。

        播種過深,使小麥地中莖伸長過長,使正常情況下不伸長分蘗節第一節以至第二節間伸長,出苗過程中消耗種子中營養物質過多,麥苗生長細弱,分蘗少,冬前難以形成大小適宜的群體,而且植株內養分積累少,抗凍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
        小麥播種量計算公式:

        計算小麥的播種量,首先要根據地力和水肥條件確定目標產量,由目標產量確定每畝穗數,再由每畝穗數確定適宜的基本苗數;

        然后,根據基本苗數、品種的千粒重及發芽率、田間出苗率計算出適宜的播量。

        生產上常用“500克種萬苗的經驗。但這因品種、種子及整地質量有偏差,所以要求按下式算出每畝播種量:

        每畝播種量(千克)=每畝計劃苗數×千粒重(克)÷1000×1000×發芽率×田間出苗率)

        最后特別提醒農戶,做好播后鎮壓環節。如果不做鎮壓工作,尤其是采用秸稈還田和旋耕機旋耕地塊,由于耕層土壤懸松,容易造成小麥播種過深,形成深播弱苗,影響小麥分蘗的發生,造成穗數不足,降低產量。

        在小麥播種后用鎮壓器鎮壓兩遍,尤其是對于秸稈還田地塊,一定要在小麥播種后用鎮壓器多遍鎮壓。鎮壓后能保證小麥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長,提高抗旱、抗寒的能力。

        如何提高小麥播種質量?

        生產上要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如土壤墑情適宜、適耕性好,及時做好秸稈(二次)粉碎還田,提高整地和播種質量。

        如遇陰雨天氣、土壤黏濕、不適宜實行旋耕或深翻秸稈還田整地播種的情況,首先要采取措施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寧遲勿爛,避免爛耕爛種。

        排水降漬后土壤濕度仍然難以適應播種要求的田塊,可采取抗逆播種措施晚中爭早。傳統農業認為,小麥密播、蘗多、足苗、根深、葉茂、色深就容易獲得高產,因而生產上普遍存在播量過大的問題。

        注意事項:

        由于播量過大,基本苗多,小麥后期容易倒伏,尤其是在重施拔節孕穗肥后很容易倒伏,使得小麥生產上最重要的一次追肥難以施下,限制了小麥產量的提高。

        生產上不宜盲目擴大播種量,應根據播種期等情況合理確定播種量。(來源:農人農技)

        ★本篇出自化肥價格資訊,僅作參考,讀者自行承擔全部責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協商處理。

        韩国三级电影大全,日韩成人无码专区一视频,人妻小说网,高清免费AV片在线观看

        <address id="jl9nr"></address>

        <form id="jl9nr"></form>

            <form id="jl9nr"><form id="jl9nr"><nobr id="jl9nr"></nobr></form></form>
            <address id="jl9nr"></address>

              <form id="jl9nr"></form>

              <sub id="jl9nr"><nobr id="jl9nr"><th id="jl9nr"></th></nobr></sub>